Monday, February 28, 2011

家裡有資優兒!

有機菜園裡充滿了小孩的歡樂笑聲,給週日一個美麗的問候。在爸爸媽媽跟孩子大手拉小手之下,抓一把泥土,在手心裡揉一揉,再把葉子放在鼻頭上嗅一嗅,這跟平時的玩具不一樣,孩子果然感受到地球的生命力。
這場由大馬資優兒童協會(NAGCM)舉辦的活動,目的是要讓資優兒多方面接觸知識,感受生活充滿學習趣味。
“你知道菜圃裡的蛋托下有甚麼嗎?”
“我知道,我知道,有蟲子和蜘蛛!”


總有小孩爭回答。這是資優生的特質?他們看起來跟一般小孩無異,小孩本來就問題很多,其實在一班小孩子群中,有人害羞,有人活躍,有人乖巧,有人頑皮,但仔細問問家長,才發現這班小朋友平時有異於同齡孩子,無論是在個性、舉動或好奇心上,都展現了他們對生活的渴求。
100名孩子之中,至少有兩名可被歸納為高智商、創意或社交能力超強的孩子。資優不是級別、不是色彩,也不是信念,這些孩子只是在某方面比同齡孩子跑得快一點,他們可能學得很快,很小就會開口講話,在還未上學就已懂得閱讀。對於新奇的事物,他們表現了對解惑的渴求,沒找到答案,他們似乎有頑強的意志力似的不放棄追問。
最近在中國掀起了評測孩子是否是資優兒的熱潮,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資優兒,演變成一個不可思議的社會結論──智商普通的孩子看起來變成了“低能兒”。
究竟誰是資優兒?他們是天才嗎?在教育普及化的過程中,這群孩子雖然已開始被發掘,但若拔苗助長,是正確的做法嗎?在另一方面,就算我們發現智商高的學生,不再適合在學校裡與同齡孩子一起學習,那我們的教育體系和社會又有他們的容身之處嗎?
資優兒,依然處於跨越和成長的拉鋸之中。
──我們找來幾個個案,對照NAGCM對資優兒的詮釋,果然每個資優孩子都不一樣。
【個案01】
■簡介:
來自霹靂州實兆遠的郭慧麗今年28歲,目前在法國巴黎大學當博士後研究員。她16歲考進美國的曼荷蓮女子學院,用2年時間念完4年的物理學士學位。19歲到美國史丹福大學繼續物理博士學位,因為年紀仍小,校方勸她不必急畢業。6年後取得博士學位,才到法國巴黎大學。
【新教育】特別安排郭慧麗與母親倪鳳琴以書信方式,剖開一個有資優兒的家庭所面臨的成長故事。
特征
‧資優兒會覺得他們跟不上社會的步伐,有的或許沒問題,有的卻認為自己被孤立及被同齡孩子拒絕,只有少數好朋友。
‧他們對學校教學和功課感到沉悶,而變成很沮喪和失去信心。他們可被標籤為達不到標準者,在不被栽培下,他們會從社會中脫節,或者將才華變化成懈怠和做出犯規的事。
‧有的孩子在音樂上有天資,有的則是美術、閱讀等等。因此,當發現孩子在某方面特別有天份,沒有適當的栽培就不能全然地發展。
慧麗:
我知道你有個快樂的童年。你會自動自發做你喜歡的事。閱讀,就是你生活最大的動力。你很聽話,從不會給父母帶來麻煩,不令我們擔心。記得你小時候,你爸會在床前給你講睡前故事,從簡單的聖經小故事開始,你都聽得津津有味。總之,除了喜歡閱讀之外,你與其他小孩沒有分別。
直到你上初中二那年,我們發現你的不一樣了。這年,你已開始做A水平的數學了,我知道你的數學很強,因為小六你就已習作新加坡綱要的數學。考UPSR那年,考試很早就結束了,你跟同學玩了兩週,就開始喊“悶”了,只好把數學題當玩伴,你很享受那樂趣。我們也鼓勵你自習,當時你所讀的已超越課堂上所教的了。
A水平的習題足以讓你在中三和中四時有能力考美國學術評估考試(SAT)和大學先修課考試(AP)。你被美國大專錄取了,當時你未報考本地的任何一項考試文憑。
身為教師和你的母親,我知道你要的是每個孩子都須要的環境──一所有老師會關心學生、願意付出、尊重每個學習個體、鼓勵趣味學習,還有小班制教學,不太注重學術表現的學校。這令我想起邱吉爾說:“是學校生涯對我的教育造成干擾。”
@媽媽倪鳳琴上
媽媽:
謝謝你們給我這麼愉快的童年,尤其是每天午間把我放在外婆家照顧的那一段日子。
但是,你也知道一直到我上幼稚園開始,就開始面臨痛苦,我知你和爸爸的痛苦比我更深。
念過兩家幼稚園,我都不開心,我不記得為甚麼常被老師處罰,只記得那是不公平的處罰,我極度不喜歡去上學。我還被視為學習緩慢的人。
我最快樂的時光是在等您下班的時候,可以跟其他老師的孩子玩。我的時間就是玩、閱讀和自我探索。
我一年級患上近視,開始了四眼族生涯。經過了一些調整後,我繼續開心的玩樂生活,我喜歡玩玻璃彈珠、汽水蓋、“getah”,我們還發明新玩意兒,我也喜歡玩斗蜘蛛,真是玩得不亦樂乎。
小學時期的“戰績”還真不少,我跟男同學打架,因為是他先弄我的,我還打爛他眼鏡。
六年級那年,媽媽您被調到愛大華教書,我也轉校到那裡。原本很開心以為在新學校可以參加課外活動,沒想到這裡卻是我一生中最不開心的日子,我們常被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地辱罵、罰站。
雖然這裡過得痛苦,但還有一些甜美回憶。我參加一些校際比賽,如常識比賽,還獲得獎項呢!我們的數學老師很有趣。有時,我真的玩得“失控”了,我會跟男生拗手瓜。
我知道您和爸爸為了我可說是費盡心思,爸爸會托新加坡親戚買新加坡課本給我做練習。其實啊,因為我們家的第一語言是英語,所以我可以無障礙的閱讀比學校讀物更深的材料,所以學校是我的“補習”。在這所學校是蠻開心的,沒有太大的壓力,我還參加西洋棋學會、科學學會、數學學會,還參加賽跑。
令我驚訝的是,那年年底,您和爸爸都被勸把我轉校,我知道有老師不喜歡我,但我沒想到事情會這麼壞。至今我仍不明白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感激老師“放縱”我
我去到新中學,難以適應,很不開心。因為我又預先比其他同學讀了很多,開始覺得學校很悶。結果,我跟學校有了君子協議,我繼續參加課外活動,儘管對一些活動並不感興趣,因為這樣我就可以合法逃課。我雖然逃課被扣分,但同時從課外活動中取分,所以並不會被踢出學校,我一直很小心的維持這些分數的平衡。在學校,我在班上睡覺或做其他事,在這方面,我非常感激“放縱”我的老師,還替我寫推荐信申請美國大學。
這一切的經歷都不是徒然的,若不是在數間學校的遭遇,我未必有機會去美國。
記得你們帶我去吉隆坡考美國大學入學試,我知道你們因經濟不允許,不太贊同我去外國,但還是給我自由選擇,相信你們已經厭倦聽我再投訴學校了。
我16歲進入美國麻省的曼荷蓮女子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我很快就可以適應下來,人家也看不出我只有16歲。
我喜歡發問,任何引起我好奇的領域我都有興趣。物理是我的興趣,所以選擇在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念物理研究所。
相信大馬尚有許多未被發掘的人才,我幸運因為您和爸爸是老師。雖然我們住在小鎮,爸媽都想辦法讓我可以借到大學圖書館的書籍。記得爸爸帶我去過馬大,他說只要我努力讀書就可以在這裡深造。我確實有立下這志願,但當時的狀況是不可能達到,我必須到國外去。希望未來日子,大馬有更多的人才肯留在這裡發光發熱。
@女兒慧麗
[個案02]
■簡介:郭名淳是三名孩子的爸爸,這裡分享的是大女兒和大兒子的故事。
大女兒是閱讀快手,8歲左右就可以在一天內看完《哈利波特》。大兒子在6歲時就有4年級的數學程度,記憶力超強,並在10歲考UPSR,13歲考PMR。
女兒現年16歲,兒子15歲,兩個都在念O水平課程。
特征
‧資優兒有特殊需求,他們不忽視天份而引發情緒問題。他們的天份成長發展是不同步的,每個孩子的進度都不一樣。例如,一名7歲的孩子的閱讀能力達10歲孩子程度或者可以掌握14歲程度的數學。不一致的發展要是沒被正視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當家庭中有一小孩是資優兒童,其他家庭成員有很大的機率也是資優特質。
其他:‧每個智力較高、中度資優、高度資優和極度資優兒童都不一樣,但他們的資優差異卻鮮少被證實。
‧可在孩子首三年的迅速進度中觀察孩子的資優特質。這些進程可被記錄起來作為資優的證明,每一個鑒定都很重要,早期的介入將可帶來很好的成長引導。
‧資優兒有隱藏的學習障礙。
我家的“問題”孩子
有人說每個父母都以為自己的孩子是資優兒。或許是,但當你的孩子常會拋出令你驚訝的問題、答案、意見或做出造詣很深及超越他年齡的舉動時,你就會驚覺這孩子是不同的。
當我的孩子在鋼琴鍵盤上彈出歌曲來時,就引起我們的注意,因為他未被教過彈那些歌曲,甚至還會作曲。之後,我們發現他在6歲大時有能力解答聯立方程(simultaneous equations),便送他接受臨床心理師的評估,果然他是“資優兒”。我們知道必須給他須要的東西。
同一時間,隱約中我們也開始觀察大女兒也與同齡孩子不一樣。她總是常發問,並要求我們給更好的答案,她對週圍的事非常敏感。例如,到今天她還是不能接受我們在餐館點選了活魚然後就吃它。帶她去接受智商測驗後,結果分數竟然比她弟弟高。
他們的學校生涯很折磨。我女兒只須一點的努力就可以考得很好的成績,但她卻跟老師有“問題”,認為老師達不到她心目中的“標準”。她與同學相處也有問題,友誼缺乏了鼓勵。
我兒子在學校有更多問題。從第一天踏入學校開始,他就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他會在上課時走出教室,走進高班學習,因為他發現那些科目更加有趣。很多老師都不喜歡他,因為他不做功課、很亂、常問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他的同學雖然崇拜他,但卻不能相處,因為他脾氣古怪。
大馬的教育制度中沒有為資優孩子而設想。那些所謂的“宏願”、“精明”或“精選”並沒有提供資優兒甚麼,只是加強填鴨式教育。事實上,教育法令拖慢資優兒前進。
我兒子在10歲那年提早兩年完成UPSR,但要進中學時,卻面臨教育部的拒收,並叫他回到小學五年級,因為教育法令並不允許孩子跳級,即使是具備臨床心理師的建議或證明他可應付學校課業。後來通過前副教育部長才得以讓他得到特別批准念初中一。
若一名孩子一天需要吃五餐,只給他吃三餐,他會很痛苦。資優兒比同齡孩子須要更多,他們渴求更多的知識、實驗和表達空間。在不能滿足之下,他們感到挫敗、沮喪、意志力消沉。家長能做的就是默默在背後支持他們,通過私立學校或其他課外活動滿足他們。
@鄭名淳(家長)
●資優兒‧看數據
‧資優並不是天才兒童,資優兒通常是指智商高於130的兒童,約佔兒童人口的百分之二,意思是指50個小孩中,有1個是資優兒,而其他49個不算是。
‧大馬的資優兒童有多少?
2008年大馬0至14歲的人口有890萬人。若百分之二是資優兒(這是資優兒的標準定義,即高於平均智商的2個標準差,或者兒童人口的百分之二),890萬的百分之二約為17萬8000人。
●資優兒‧有用資源
資優兒須要適當的引導,尤其是在學前年齡。家長可以通過接觸專家或其他有同樣情況的家長詢求支援。
NAGCM舉辦多種活動,讓高潛能孩子可以培養才華,也為家長和教師提供資源,如舉辦公共講座,探討孩子面對的挑戰和協助他們的方式。
大馬資優兒童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 Malaysia,NAGCM)網站:http://www.nagcm.org
星洲日報/副刊‧報導:關麗玲‧2010.06.01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