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8, 2011

請為未婚小媽媽‧開啟一扇關愛的窗口

十五六歲的青少年,根本還未真正了解生命是一個怎樣的過程,人生是一個怎樣的歷程,所以“我會負責任的”、“我會娶妳”這些話,才會不經思考脫口而出。
偷吃禁果很容易,可是意外懷孕後,往往是女孩受到最大的傷害。
當面對“我懷孕了”的劇情轉折時,結局永遠都會出人意表。
“結婚?”


Sorry,我(男方)沒有經濟能力養小孩;
Sorry,我年紀還小,父母反對我結婚;
Sorry,有孩子是你的問題,你自己解快;
Sorry,我們分手吧!別來找我;
Sorry,把孩子拿掉……
以上這些劇情,總會出現一兩幕,或者一幕幕排隊上演,教人驚慌失措恐懼,因為沒有預期到有這樣的結局。
童話裡的美滿結局,永遠只存在於童話世界,而我們世界卻活生生的“真實”。
我們可以接受成年女性未婚懷孕生子,但是我們並沒有給予未成年的未婚懷孕者同等的待遇。
她們注定要遭受社會的異樣眼光,面對更慘酷的現實問題:
肚子裡的孩子怎麼辦?結婚還是拿掉孩子?
如果我要保留這個孩子,我該怎麼做?
我要繼續上學,還是休學待產?
要不要告訴父母親呢,他們一定會罵我打我?
在面對這樣的處境時,在面臨兩難的抉擇時,她們更需要被了解,被關愛,被陪伴。
請為她們開啟一扇關愛的窗口,讓這些小媽媽不會孤獨無助的走這一段路。
現象篇
我還在唸書,可是我懷孕了
社會對非預期懷孕有高度的『污名化』現象,結婚懷孕被祝福,未婚懷孕,被歧視。
這樣,會加劇未婚懷孕者的彷徨與無助,更把那些還在求學的孩子逼到死角。
她們的未來,彷彿只有墮胎和結婚兩條路,但無論她們選擇哪一條路,似乎,都不被祝福……
能否換個角度看事情?能否帶關懷和體恤的心陪伴她們?
輔導室內,老師看驗孕棒上的顏色變化,一分鐘後,老師抬起頭來看臉孔精緻的女生說:“你懷孕了。”女生臉上似乎沒有什麼表情,她陷入沉默,老師繼續端詳眼前這只有14歲的女生的臉孔,心想:這還是一個小孩,童年彷彿還未結束,就要踏上另一個人生階段了。
女生沉默片刻回答說:“老師,XXX說,現在的社會,已經沒有處女了。”
老師長嘆一口氣,眼前的小孩不知道,自己現在的處境不在於一片處女膜的問題上,而是,還是一個小孩的她,要如何面對肚子裡的小生命。
老師知道責備或說教,不是現在需要緊急實行的事,她問女生:“你肚子裡有個小生命了,你打算怎麼辦?”
女生紅了眼睛說:“以前,他說萬一我有了,他會娶我的。可是,自從上個星期我告訴他,我好像懷孕了後,我就找不到他了。”
“你的男朋友幾歲?”老師用試探性的口吻,嘗試去了解他們的關係。
“21。”
哦,21歲,生理是挺成熟了,但心理呢?現今21歲的男生,心智上,也許還是一個孩子。老師心裡有很多疑問,但她必須小心翼翼的問下一個問題,以免措辭傷害了女生,或導致她對自己失去信任,最終,用了自己認為是最好的,但卻是錯的方法來解決未婚懷孕的事。
“你打算告訴父母親嗎?”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只有父母才有權利為未成年的孩子做決定,輔導老師,是一座橋樑而已。見女孩又陷入沉默,老師繼續試探性的問:“如果你做好心理準備的話,我可以陪你一起面對你的父母親,看看大人就你懷孕的事會有什麼建議,你認為怎樣?”
女孩將十根手指緊緊的糾纏在一起,“他們會打死我的……”
學生未婚懷孕,很需要家人的支持
在傳統觀念裡,未婚懷孕是可恥的,是壞孩子、問題孩子犯下的滔天大罪,導致很多未成年的女生懷孕了都不敢讓家人知道。國中輔導老師陳老師說:“有些孩子會找老師求助,有些則用自己認為最快捷和方便的方法解決──墮胎。我會先了解該學生懷孕多久,然後說服她讓家人知道,並在過程中參與討論,看家長如何處理。未婚懷孕的學生,通常只有兩條路,結婚或墮胎。”
也有特殊的個案,有個學生在初中三那年懷孕了,學校請她先休學,生產後再勸她轉校,以免讓其他學生知道她是未婚媽媽。“學生來到我的學校,因為沒有參加年終考試,復學時只能被安排到比較差的班級去上課,她的出席率比較糟糕,因為家里支援不多,只有母親和她,若孩子生病了就要請假在家照顧孩子。”
學校無權以“懷孕”為理由開除學生,只能“勸告”有關學生放假待產,等孩子生下後可以重返校園唸書。而事先已經報考的學生,也可以回來參加考試。
教育部從2006至2010年這5年內,接獲21宗學生未婚生子的投報,數據佔全國學生人數的0.0018%,而沒投報的又有多少人,卻無從知曉。輔導老師接觸過最年輕的未婚懷孕少女,是14歲的女生,眼見孩子的童年彷彿還沒結束,就要進入另一個人生階段,只能為之感嘆。
經歷過未婚懷孕過程的學生,無論後來是墮了胎還是把小孩生下,其心理變化都很大,他們極需要獲得家人的支持和寬容,否則,情況會變得很糟糕。陳老師感嘆道,有的學生因約會強暴懷孕,父母生氣,天天罵:“就是因為妳像‘野雞’那樣到處跑才會這樣!妳不純潔了,以後不會有人要妳的!”
長時間的精神轟炸,導致孩子心理不正常,認為自己反正沒有價值了,就變成濫交、性開放。“這些女生經常更換性伴侶,容易感染性病。我還記得其中一個學生,某天來找我說她的下體很癢,我懷疑是感染性病了,於是讓她到與學校有合作關係的醫院作體檢。可是,醫護人員卻以她還沒結婚為由而拒絕替她檢查。”
根據陳老師的輔導經驗發現,性好奇越來越低齡化,學生透露自己在小學五六年級已有性行為,而且性伴侶也是同齡的孩子。身為教育工作者,她認為性教育是迫切需要的,但學校的課程,只有初中三的科學課本的其中有一兩章是讓學生上生育課,卻沒有教導孩子保護自己的身體。
讓未婚懷孕者,在無壓迫下生活
婦女援助中心(WAO)雖然沒有收容未成年的未婚懷孕少女,但社工主任王妤嫻曾接觸過不少這類個案。她說,80%的中學生懷孕了,會在父母或朋友的協助下進行墮胎,那些懷孕了六七個月,因無法進行人工流產手術而被迫生下小孩的,孩子或送給別人領養,或由父母代為照顧。
學校一般的處理方式,是輔導老師接觸到個案後,必須知會校長,然後由校長決定知會投報教育部,可是,很多時候到校長那關就停了。校方不投報教育局,是因為認為敗壞校風,於是叫學生自己退學。
根據她在私立大學當輔導老師的朋友,也建議未婚懷孕的學生休學,王妤嫻說,大部分的這些少女都是沒有懷孕經驗的,她們擔心別人知道,在缺乏支援和關懷的情況下,不懂得要去哪裡做體檢,或自己想辦法來保護自己和孩子。
年紀越小的,恐懼與害怕越大,加上社會把未婚懷孕的看成是罪人,心裡更加彷徨。很多未婚懷孕的少女不敢做身體檢查,是因為遇到沒有同理心的醫護人員,過程中除了聽到難聽的話,還會被歧視。六神無主之下,唯有選擇墮胎。
在馬來西亞,墮胎是犯法的。合法的墮胎需要經過適當的法律程序,然後交由合法的婦科醫生進行。很多未婚懷孕的少女以為墮胎是最快速和方便的解決腹中塊肉的方法,於是,非法墮胎,手術過程不衛生會引起病菌感染以及與生殖器官有關的疾病。更甚至導致子宮受損、影響性生活、日後無法懷孕以及危害生命。
“然而,仔細去看醫療法令,有條文闡明如果胎兒影響母體,是可以合法流產的,影響母體的不只是生理方面,還包括心理。”她說,就因為“墮胎是不合法”的,很多醫生都不願意替未婚懷孕的少女進行人工流產手術,她們唯有去診療所進行非法墮胎,事後,並沒有被告知要如何調養身體、如何處理心理障礙等。
她接觸過一些年輕時流產的朋友,雖然當下解除了負擔,但成年後進入親密的兩性關係,想起那被放棄的小孩,不管當時是被逼還是自願,絕大部分會感到愧疚,在兩性上或在懷孕時面對心理障礙。
社會似乎沒有法律或福利去保障未婚先孕的少女,身為社工需要做的,就是協助未婚懷孕的少女和肚子裡的孩子,好讓對方在沒有壓迫和受到歧視的情況下過生活。
王妤嫻也協助處理未婚懷孕的少女與自己的胎兒和經手人的關係,和討論生產後要如何處理小孩,好讓對方能夠順利度過懷孕期。生產後,她也協助規劃未婚媽媽的生活。“有些來尋求輔導的,是不敢讓父母親知道的,我得讓她回到家庭,與父母一起商量。”如果需要緊急安置的,就介紹到能夠收容未成年的未婚媽媽的收容所去。
未婚媽媽,你會考慮放棄扶養權嗎?
2007年,社會福利局為減少棄嬰問題,成立特別小組保護未成年的未婚懷孕少女和她們的孩子,如有必要,中心將給予經濟上的援助。未婚懷孕的少女資料是保密的,不必擔心被當局採取行動,生產後可將孩子交給福利局。
未婚懷孕的少女,除了在當下面對缺乏支援的困境,還需要思考決定生下小孩的話,能否有能力面對種種問題?如果沒有能力獨自扶養孩子長大,又是否願意放棄孩子的扶養權?
如果決定將孩子交給別人領養,請透過正確和正當的途徑,切勿販賣嬰孩或把孩子放在某處待有心人發現。
馬來西亞的法律規定,一旦領養手續通過,孩子的報生紙上父母的名欄將會換上領養父母的名字,生母除了血緣關係外,法律上再也和孩子沒有任何關係了,更不允許事後反悔而追討回孩子的扶養權。
放棄孩子扶養權的未婚媽媽,可向社會福利局(Jabatan Kebajikan Masyarakat)或醫務社會工作者(Medical Social Worker)申請,經過與孩子的生母和養孩子的領養家庭的面試,再由高等法院批准。至於日後生母是否可以探望孩子,則需要與領養家庭協調了。
【援助管道】
*婦女援助中心(WAO)──電話:03-7956 3488
*少女庇護中心──電話:03- 7781 3773
*慈愛福利中心未婚媽媽庇護中心──電話:03-7988 1818
*Pusat Kebajikan Good Shepherd(Teenage Centre)──電話:03-4256 3941
*未婚媽媽之家──電話:05- 547 2085
*Rose Virhinie Good Shepherd Centre──電話:05-546 7031
*Women Crisis Centre Penang──電話:04-228 0342
*Calvary Teenage Home(Girls)──電話:07-238 8531
*Seri Murni Crisis Centre(Kota Kinabalu)──電話:088-435 171
星洲日報/新教育‧報導:李秀華‧2010.12.0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